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

20130621

 
   



相濡以沬是指大家患難與共的意思,出自《莊子‧大宗師》的一個感人典故:

大旱的日子,兩條小魚被困在乾涸的泉中。

受盡乾煎之苦,彼此為了生存,以口中泡沬來滋潤對方的身體,

相偎相依,用自己僅餘的一點生命力支撐對方。

兩條小魚患難與共,眼中只有對方﹔畫面何其美麗,卻又悲壯地呈現出生活的無奈。

終於,天降大雨,兩尾小魚游回江河滙聚的湖中,回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起初,大家也習慣了貼著對方而游﹔

可是,新的世界太大了,滔滔江河無盡頭,沒有了苦難,自由無邊無際,大家也想以自己的方式過活。

最後,只好分道揚鑣,各自在浩瀚的江河中暢泳,忘卻曾經和自己相濡以沬的另一半。

這就是莊子接著說的「不如相忘於江湖」。

說白點也就是可以共患難,而不能共富貴。

若可選擇,是彼此甘苦與共的相濡以沬之情好,還是彼此忘於江湖地盡享無拘無束的自由好呢?

可別忘記,魚的記憶很短暫,大概只有七秒,


牠們的回憶很快被洗去,記憶中並沒有什麼快樂不快樂,痛苦不痛苦。

可是,人不是魚,豈可說放下便放下呢?如果其中一方不能忘呢?

人是有思考和感情。若曾經相濡以沫,又怎能輕易的相忘於江湖呢?

若因為我的愛令你受苦了,我不願看見彼此的情消磨殆盡,


我願把你那片天空、那片江河還給你,讓你的世界從此美好!

我們不能再相愛了,我願把自由還給你,讓你獨個兒去追尋你的幸福

放手,是一種祝福、一份給你專屬的溫柔。


讓你重投自由的懷抱,不等於你我從此心同陌路﹔我永遠記得曾有過你的存在。

相濡以沫,卻不相忘於江湖,其實是一份淡泊的領悟。




網路轉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